裂缝成因: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裂缝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体积很大,水化产生的大量水化热无法在短时间内散失,从而使其内部温升既快又高.一般水化开始后3~5 d左右,内部温度可达到最高值,此时体积亦急剧膨胀.随后,由于水化产生的热量减少,伴随热量的散失,混凝土内外温度开始缓慢下降,同时体积收缩. 由于导热性差,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降温速度明显不同,内部降温很慢,外部降温很快,内外收缩程度也随之不同,外部收缩大于内部收缩.这种内外收缩的差异使得混凝土内部给外部提供了约束,产生了外表的约束拉应力.
内外温差过大时,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