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条提出砌体结构砌筑质量的检测分项。砌筑质量一般对应于砌筑结构工程,既有砌体结构也需要进行砌筑质量的检测。
2 尺寸规整的砌筑块材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和规定的砌筑方法(柱的非包心砌法)等是保证砌筑块材形成砌体构件或结构的重要措施。毛石砌体多采用交错组砌方式,因块材不规则等原因,砌筑中容易造成左右、上下、前后没有有效交搭,甚至形成通缝,墙体里外互不连接,自成一体,尤其在墙角及丁字墙接槎处更多见。这些情况使石砌体的承载力降低,稳定性不好,受到水平推力易倾倒,留槎和施工洞口处置不当会造成砌体的开裂等。
3 不符合要求的砌筑方法可以通过检查(观察比较)的方法确定。
4 留槎位移和施工洞口处置不当会出现开裂等缺陷。
5 本条规定了砌筑质量检测结论的用途。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用于符合性判定。本条第1款的国家有关标准是指《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内外搭砌、上下错缝等砌筑方法对结构抗倒塌和承载力有明显影响。留槎和施工洞口等对结构适用性有明显影响。
6 灰缝质量包括灰缝厚度、灰缝平直程度和灰缝饱满程度等。灰缝厚度过大砌体强度明显降低(有的灰缝厚度代表值为5皮块材,有的灰缝厚度代表值为10皮块材),灰缝饱满程度差砌体强度也降低。本条第2款的表面检查方法是指借助于简单工具等的观察方法;取样检测方法,可结合块材强度、砂浆强度和砌体强度取样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也可单独取样检测。
7 灰缝厚度的代表值和灰缝饱满程度等对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有明显的影响。本条的折减系数可结合砌体强度的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结合无损检测确定。
8 砌体偏差有放线偏差和砌筑偏差,砌筑偏差包括构件轴线偏差和构件垂直度偏差,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规定了测试方法。既有结构轴线偏差无法测定时,可测定轴线相对偏差。轴线相对偏差是指相邻构件设计轴线距离与实际轴线距离之差。
9 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应进行符合性判定。既有结构性能评定在计算作用效应时要考虑砌筑偏差对作用效应的增大作用。结构工程需要进行承载能力等的评定时,也要考虑不利的影响。
10 砌体结构构造是保证砌体结构整体性、抗震性、抗爆炸能力等的重要手段;是对理论计算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完善。建筑结构中不少问题都是通过构造措施来解决。基本构造主要是保证结构构件能形成空间体系;结构的构造是提高砌体结构整体性、抗偶然作用和变形的有效措施;钢筋已广泛用于砌体间的连接。
11 砌体构件间的连接,砌体构件与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现在不少是采用钢筋拉结,其施工质量往往较差,应注意检测,可按检测砌体中钢筋的方法进行检测。
12 圈梁、构造柱或芯柱是多层砌体结构抵抗地震作用和偶然作用的重要构造措施。对其检测可分为是否设置圈梁、构造柱或芯柱和混凝土构造的质量或性能两种情况。对于判定是否设置圈梁、构造柱或芯柱的检测,可采用直接观察或测定钢筋的方法,也可采用剔除抹灰层的核查方法。圈梁、构造柱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置的检测等应遵守本标准第4章的规定。
13 砌体中的钢筋指墙体间的拉结筋、构造柱与墙体间的拉结筋、骨架房屋的填充墙与骨架的柱和横梁拉结筋,以及配筋砌体的钢筋。
14 缺少梁垫容易出现局部承压裂缝。没有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部位在爆炸、碰撞等偶然作用发生时容易出现结构的倒塌。没有拉结筋的墙体在爆炸、碰撞和地震等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完全丧失承载力的破坏
您正在向检测专家团队咨询问题